最近我看「科學人」有一篇文章探討的是 - 選擇多不等於好。這是一篇美國的研究報告,在心理學上來說,有所選擇當然比毫無選擇要好,但是選擇多,不見得永遠優於選擇少。怎麼說呢?作者針對為什麼選擇變多,反而變得比較不快樂來做研究。文中說明二種人,一種人是極大化者 ( maximezer ),總是盡可能達到最佳選擇;另一種人是滿足化者 ( satisficer ),無論更好的選擇是否可能存在,只要「夠好」就好了。
以購買東西來說,極大化者會花較長時間做產品的比較,相對的就會花更長的時間才會決定買什麼。而滿足化者在找到一個符合他們所訂標準的東西之後,就不再尋找。極大化者會盡最大的努力去閱讀商品資訊、查購物雜誌、嘗試新產品,而且他們也會花較多時間比較自己與他人的購買成果。當然不可能做到一一查看所有的產品,所以,當極大化者做了一個選擇之後,有可能會因為沒有辦法完全調查清楚而感到煩惱。結局是,比起滿足化者,他們的確是更有機會做出客觀的條件,但是所獲得的滿足感較少。
我個人比較偏向滿足化者,對於商品購買,只要看到符合我需求的標準我就會買,因為我不想再去做比較。選擇越多,有時候反而失落越多。當我看到很多可以選擇時,會開始煩惱哪一個才是最適合我的,相對地得失心更重,就怕自己下的決定錯誤。如此一來,有時最後選擇的商品與我當初所設想的完全不同,心中買的莫名其妙。我就曾經發生,原本只想去百貨公司買瓶化妝水,最後搞到去sisley專櫃不但買化妝水,還買了日霜、眼膠、乳液、防曬用品等。結帳時我的腦中一堆問號......
當然,也有可能購買到實際上不適合我的商品。但是我不會後悔。機會溜走會讓人懊惱,同樣的,我們也有可能為了自己做的決定而感到遺憾。在感情上,我從不後悔!一旦我所認定的戀情,就不再比較,就算當時有再好的人選出現在我面前,也不為所動。即使所選擇的對象不適合我,我也從不覺得遺憾.......因為,我從不認為人可以比較,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。不同的人與我交往,我與對方的相處模式也會有所不同。每段剛萌芽的戀情,我都會認真的對待,真的試過之後行不通,我會趕快放棄。因為不想耽誤彼此,而不是因為後悔,我相信自己的選擇,即使這個選擇在別人眼中看來是不適合的......其實我很討厭聽到別人說: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選擇他!說了這些話,難道就可以扭轉一切嗎?我喜歡正面看待自己的選擇。
其實在職場上,我們多少都碰過這類選擇的問題,也曾困擾著我。想換工作還是繼續待在原來的公司?選擇現在的職務還是變動到另一個部門?回想過去,我更換工作都是因為走到盡頭,身心再也無法承受才選擇離開,每次結局都是滿腹的莫可奈何。只有這次,我的工作是我自己選擇的,我選擇去或留,我選擇職務是否調動,我選擇未知的壓力......這是我個人在職場上的一個突破,但是,目前為止我的選擇正確嗎?我不知道!當我在順境時,我慶幸;當我在逆境時,我思考;當我在無助時,我改變。不論我如何的煩惱,我就是不會後悔遺憾!
我不知道你們是極大化者或是滿足化者,只要你們過得快樂就好!
ps. 本篇文章參考2004年5月的「科學人」雜誌,第95~100頁,【心理學】選擇多不等於好
8 則留言:
在感情上,我跟妳的想法一樣,盡可能不比較,畢竟同一時間是無法同時擁有2個人.
但在商品上,我是個極大化者,希望在有限的選擇中找出最好的.
Postive Think!
Thinking Big!
Nothing impossible!
這些建議來自尚X公司許老板,其實非常受用
我一直銘記在心,共勉之!
(不懂下次自己問他)
小鬼,
你這話來得正是時候ㄚ!因為我剛掉了一張大訂單...伴隨而來的是心情低落,食慾不振跟寫不完的檢討報告,怎麼夏天還不快給我滾ㄚ!! (T_T)
別難過
晚上就要去八仙玩了
馬上就會消火
廣告時間
大家多多支持
本人金手自製清酒粕
http://tw.f4.page.bid.yahoo.com/tw/auction/d13917822
peichi
糾正小鬼
positive 才對吧
筆誤postitive報歉啦!
小鬼
是"抱"歉啦~奇怪,怎麼連中文都不好咧?
筆誤是不分語言文字及國籍的!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