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8/31

安琪式教育

自從我家多個媛媛後,我的生活圈頓時有了些改變。對於未婚也沒小孩的我來說,過去的生活與幼兒完全絕緣,不感興趣。現在,我竟然不討厭小孩,還有耐心陪"可愛的"小孩玩。

與媛媛生活三年,我從排斥、害怕、不知所措到反應自然,這一路的辛苦,是我以前無法想像的。我不是母親,但是,我與媛媛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,對彼此感到驕傲。媛媛與我的感情,不輸母女,可能甚至我比她ㄚ母還了解她。原因何在?我從不把她當小孩來看待。

我不是親子專家,也沒受過專業的育兒訓練,在她的成長過程中,我只是個旁觀者,觀察她的舉止。剛開始,是因為我對她心生恐懼,不敢近距離接觸,只敢從旁看她。也許是我太常看她,所以,每次當她睜開眼睛,通常都會看到我。以前,我養過剛出生的小松鼠,聽說,當小松鼠睜開眼睛,看到的第一個人,就會認定牠是母親。我想大概是這種原理,所以從小媛媛就把我當成半個母親吧!

每次,看她自己玩辦家家酒,我就會想以前我是怎麼玩的。其實,說現在小孩比較聰明,並不盡然;應該是說,現在的小孩有很多學習的對象。怎麼說呢?我以前自己玩的東西其實跟媛媛差不多,但是,當時我沒有模仿的對象,我老母獨自帶小孩,家中沒有大人們的互動,老母忙自己的家事,也沒空管小孩,加上以前也沒什麼電視可看,想像力不足,所以,玩不出什麼把戲!

現在可不同,家中大人間的談話、電視節目上的內容,都可以是媛媛發揮的題材。因為小孩學習的對象是大人,所以,不知不覺中,說話的語調及內容就成人化;如果,與相似的小孩多接觸,應該就能保持童言童語的一面,因為互相學習的對象,也並不高明到多少。

雖然,現在社會趨於老年化,家中小孩減少,沒有同伴。但是,我還是希望以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媛媛。因為,我不是小孩,我沒有小孩純真的思考方式,如果只是單純的想以小孩口吻對小孩說話,那不是太四不像了嗎?媛媛從會說話以來,我都是用大人的方式對待她,我不在意她聽得懂或聽不懂,但是,我希望她能去思考我所說的話,也許只理解一點點,甚至完全聽不懂,但是,我就是要她去聽我說的話,試著去學習,這樣的方式,比讀虛構的童畫書真實多了。當然,我不是說小孩不該讀童書,讀書只是希望培養小孩閱讀的樂趣及習慣,對於日後開始求學,有很大的幫助。

當然,我偶爾還是會以小孩的方式對待她,但是,不習慣的反而是她。前天,我帶她去石門風力發電廠玩,走下坡時,我怕她跑太快會跌倒,所以,我告訴她,要牽姑姑的手。
『為什麼?』
『因為姑姑怕會跌倒,所以要妳保護我,牽我的手ㄚ!』
『騙人,妳是大人,怎麼會跌倒?小朋友才會跌倒。』
『為什麼小朋友才會跌倒?』
『因為小朋友都不乖,不聽話亂跑才會跌倒ㄚ!』
『那妳是小朋友嗎?』
『對ㄚ!』
『所以囉!那妳是不是要讓我牽著手,才不會跌倒。』最後,她乖乖讓我牽著走下坡,而且還很開心,因為她是要保護姑姑不跌倒,不是因為她是小朋友。我們二人的想法不同,但是目的達到了,皆大歡喜。

昨天,她去上靜心附幼的小班,正式告別童年,開始她漫長的求學路,這一路可能要等到她大學(九成的錄取率)畢業才能脫離學生身份。我希望她的學生生活能像童年般的無憂,像姑姑一樣結交許多知心好友,陪她渡過無數的日子。

而我,終將變成一個過氣的偶像,偶而,緬懷過去美好歲月,回憶訴說一輩子…

2006/08/14

皇帝不急,急死太監!

前一陣子,同事做客戶電話回訪,客戶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堆她對機器使用上的感受。我的同事忠實的將客戶反應以英文做成回訪報告給大老闆,結果,大老闆不知哪條筋不對,將這個回訪報告轉寄給研發部門,請他們回答客戶的問題。原廠工程師依照我同事的說明回覆,他認為是很簡單的基本步驟忽略。當然,這些內容,我也有一份。

我的同事出發點是好的,她想幫客戶解決問題;我的老闆出發點也是好的,他想幫我們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。但是,問題就出在源頭,我的同事轉述客戶內容時沒有問清楚,也許是客戶表達不清楚,也許是我的同事會錯意,我依照英文的內容,再問一次同事我所解讀的內容是否正確。同事告訴我,客戶不是這個意思,所以,我乾脆直接問我的同事,客戶的意思是什麼?結果與英文描述不同,我告訴我的同事,她的這篇內容有問題,這樣會讓原廠誤會,以為我們的維修工程師,沒有盡到該做的基本動作,讓維修工程師背了黑鍋。

也許是我的話太過直接,傷了她;也許她覺得很委屈,只想幫忙,我的同事一直跟我反駁她沒有錯,她只是照客戶的說法,忠實反應,如果我們維修工程師覺得被誤解,他可以提出說明。我在當時只是告訴她,這種回訪報告說明要小心,只有一不注意,都可能對對方造成傷害與誤解。說到後來,她生氣,我也生氣。

我的出發點是好的,我想將同事間工作上的溝通失誤減到最低,但是,到最後,變成好像是我的問題一樣。這樣的工作情形常出現,我總是多管閒事,只因為我看到問題,想幫忙解決,結果通常是,要嘛變成我的事情,要嘛好像都是我的錯。這與我的本意都相差甚遠!我與同事的言語衝突是就事論事,在當下的爭執,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情誼,但是,當時的內心都不好受。

我常提醒自己,千萬別多管閒事,但是本性難移,我這歐巴桑的個性,總是讓我多了很多雜事在身上,把自己給搞瘋。這情況在家裡也一樣,有次,老父與老母為了事情爭執,平時,因為老父較會說大道理,所以通常都會忍讓不說話,讓老母情緒發洩。但是,那次不知為何,老父堅持有理,大大對老母說教,我想幫老母,所以,幫她說話,甚至告訴老母別退縮,我會挺她跟老父冷戰。在我氣呼呼的那幾天,自認有情有義的相挺,想不到,二老竟然言歸於好,相親相愛,落得我這局外人還在那裡堅持可笑的冷戰計劃,真是無力。

前一陣子,他們二老又為了事情有爭執,說話大聲了點,我這次學乖了,選擇沉默以對,想不到,我家那個媛媛,傳承我的雞婆個性,對著ㄚ公大聲的說:ㄚ公,好了啦!不要再說了啦!然後轉頭對著ㄚ媽說:沒關係,我在這裡!可是她用害怕的眼神像我求救,我當場就笑出來。明明不自量力,卻多管閒事,想到這,我就領悟了,原來我也是這樣,常常不自量力卻逞強。

當下,我豁然開朗,這就是我的寫照ㄚ!

2006/08/07

迷戀

我是一個很容易對事物沉迷的人。每次只要遇上我喜歡的東西,可以一直使用、擁有到膩了為止。說來奇怪,有這樣的怪癖,我還感到滿驕傲的...

我對杯子及鞋子有強烈好感,只要是我的朋友就會知道的。出門在外,只要有機會逛商店,我一定會鎖定這二樣物品。說來好笑,喜歡這二件東西的理由都很簡單。喜歡杯子,只是想要有一個很"特別的"杯子,純粹想換來別人對它的稱讚;喜歡鞋子,是因為我以前曾買到一雙穿在腳上很舒服的鞋子,之後卻找不到相同款式的鞋樣,但是,舒服的感覺一直還在我的腦海中,為了不讓腦中的那種感覺消失,所以一直在尋找相似的鞋款,不知不覺就變成一種習慣了!

我也喜歡打電動玩具,什麼類型都喜歡,尤其是不花腦筋的那種。PC Game、PS2、PSP、任天堂,各種類型我都喜歡。世紀帝國跟大富翁可堪稱是我的二大最愛,為了打世紀帝國,我買攻略本、看電玩快打節目了解如何破關;玩大富翁,可以玩通宵,睡醒之後再繼續玩,每個人物都要破關一次才罷休,破關後偶爾還要再複習一下,生活一度過得非常"充實"。我現在玩PSP,但是,我還保存第一代的任天堂掌上型Game Boy,偶爾還會拿出來回味一下,青春的氣息。

之前,我突然迷上了韓劇,理由是因為沒有新的日劇可看。我找到一家店,有在賣韓國原裝海外版的韓劇,字幕可以選擇繁體中文,畫質清晰,外加幕後花絮;重點是,台灣還沒開始播的韓劇,我已經先睹為快了。全盛時期,手上有四、五部韓劇等著要看,看完的片子還可以借同事們燒錄保存,我最後會將看過的韓劇,郵寄給美國的親戚看,在美國華人圈再掀起流行風潮,一部韓劇可以利用到這種地步,也算是發揮到淋漓盡致了。最近因為沒有我喜歡看的韓劇,所以暫時退燒了一下,還覺得滿失落的...其實我買的"台灣無版權"日劇、韓劇,除了可以打發時間,還可以做人情,真是一項好投資!

最近,我喜歡吃一家餐廳的菜,那是在南機場夜市內的一家熱炒店,店名叫『小漁村』。價格便宜(快炒平均80元)、手藝絕佳、動作快速,我平均每個禮拜都去吃上一次。試過幾次不同的菜之後,每次點的菜都類似,我強烈推薦『肉絲炒飯』、『九層塔烘蛋』、『沙拉魚卵』、『蔥爆牛肉』。每次二個人點八、九道菜也不超過NT$1,000,真的是物超所值。它的肉絲炒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,我強烈懷疑廚師一定是放豬油炒才會這麼香!那家店的老闆娘大概都認識我了,因為每次點的菜都差不多,還每個禮拜都去吃,快速吃完馬上走人,也不多逗留,真是個好客人ㄚ!

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深深迷戀,買家飾用品一定去IKEA,買飲料一定去7-11,買壹週刊一定去萊爾富,喝飲料一定選純喫茶紅茶口味,做運動一定只踩腳踏車及跑步機,去登琪爾做SPA一定選芳香療程;衣服款式一定要休閒的,鞋子一定要選名牌的,PDA一定要iPod的,手機款式一定要稀有的...說我這是射手座虛榮個性使然也好,特立獨行也罷,我就是不知為何的有這些迷戀,連挑選的情人,都一定要順我意的才考慮,所謂"順我意"也還好啦!人要有點胖胖的(才可以顯現我的苗條),個性要溫和的(我才能放肆的任性),對待我要像皇后一樣(我不喜歡被冷落的感覺...),經濟能力要比我好(我不喜歡與別人分享我的錢),我不要求是帥哥(畢竟我也不是美女)。這樣的情人條件很普通,相信候選人很多才是,我這個人真的一點都不怪!

適當的迷戀,可以讓生活有說不出的充實感,生活的目標明確,會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ㄚ...

我愛我的迷戀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