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08/31

安琪式教育

自從我家多個媛媛後,我的生活圈頓時有了些改變。對於未婚也沒小孩的我來說,過去的生活與幼兒完全絕緣,不感興趣。現在,我竟然不討厭小孩,還有耐心陪"可愛的"小孩玩。

與媛媛生活三年,我從排斥、害怕、不知所措到反應自然,這一路的辛苦,是我以前無法想像的。我不是母親,但是,我與媛媛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,對彼此感到驕傲。媛媛與我的感情,不輸母女,可能甚至我比她ㄚ母還了解她。原因何在?我從不把她當小孩來看待。

我不是親子專家,也沒受過專業的育兒訓練,在她的成長過程中,我只是個旁觀者,觀察她的舉止。剛開始,是因為我對她心生恐懼,不敢近距離接觸,只敢從旁看她。也許是我太常看她,所以,每次當她睜開眼睛,通常都會看到我。以前,我養過剛出生的小松鼠,聽說,當小松鼠睜開眼睛,看到的第一個人,就會認定牠是母親。我想大概是這種原理,所以從小媛媛就把我當成半個母親吧!

每次,看她自己玩辦家家酒,我就會想以前我是怎麼玩的。其實,說現在小孩比較聰明,並不盡然;應該是說,現在的小孩有很多學習的對象。怎麼說呢?我以前自己玩的東西其實跟媛媛差不多,但是,當時我沒有模仿的對象,我老母獨自帶小孩,家中沒有大人們的互動,老母忙自己的家事,也沒空管小孩,加上以前也沒什麼電視可看,想像力不足,所以,玩不出什麼把戲!

現在可不同,家中大人間的談話、電視節目上的內容,都可以是媛媛發揮的題材。因為小孩學習的對象是大人,所以,不知不覺中,說話的語調及內容就成人化;如果,與相似的小孩多接觸,應該就能保持童言童語的一面,因為互相學習的對象,也並不高明到多少。

雖然,現在社會趨於老年化,家中小孩減少,沒有同伴。但是,我還是希望以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媛媛。因為,我不是小孩,我沒有小孩純真的思考方式,如果只是單純的想以小孩口吻對小孩說話,那不是太四不像了嗎?媛媛從會說話以來,我都是用大人的方式對待她,我不在意她聽得懂或聽不懂,但是,我希望她能去思考我所說的話,也許只理解一點點,甚至完全聽不懂,但是,我就是要她去聽我說的話,試著去學習,這樣的方式,比讀虛構的童畫書真實多了。當然,我不是說小孩不該讀童書,讀書只是希望培養小孩閱讀的樂趣及習慣,對於日後開始求學,有很大的幫助。

當然,我偶爾還是會以小孩的方式對待她,但是,不習慣的反而是她。前天,我帶她去石門風力發電廠玩,走下坡時,我怕她跑太快會跌倒,所以,我告訴她,要牽姑姑的手。
『為什麼?』
『因為姑姑怕會跌倒,所以要妳保護我,牽我的手ㄚ!』
『騙人,妳是大人,怎麼會跌倒?小朋友才會跌倒。』
『為什麼小朋友才會跌倒?』
『因為小朋友都不乖,不聽話亂跑才會跌倒ㄚ!』
『那妳是小朋友嗎?』
『對ㄚ!』
『所以囉!那妳是不是要讓我牽著手,才不會跌倒。』最後,她乖乖讓我牽著走下坡,而且還很開心,因為她是要保護姑姑不跌倒,不是因為她是小朋友。我們二人的想法不同,但是目的達到了,皆大歡喜。

昨天,她去上靜心附幼的小班,正式告別童年,開始她漫長的求學路,這一路可能要等到她大學(九成的錄取率)畢業才能脫離學生身份。我希望她的學生生活能像童年般的無憂,像姑姑一樣結交許多知心好友,陪她渡過無數的日子。

而我,終將變成一個過氣的偶像,偶而,緬懷過去美好歲月,回憶訴說一輩子…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