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三位阿媽。老父的親生母親,也就是彰化阿媽,我從沒見過,因為在老父四歲時就過世了,之後的二媽,也就是我日後常說的美國阿媽,她去美國住之前,在我家住了十年,另外還有一位是老母的"阿妹" (客語: 媽媽的意思),也就是我的三重阿媽。
從小,這三位阿媽對我成長過程一直或多或少有些影響。這三位阿媽裡就屬彰化阿媽學問最好,當時在日據時代,聽說讀到彰化的第一女中,說了一口流利的日文,文筆與教養很好。從小,老父不時的告訴我,他對母親的崇拜,也一直希望我有些微遺傳到彰化阿媽的智慧。老實說,我除了每天早上去樓上佛堂上香之外,實在是吸收不到她老人家的精華。倒是在我十幾歲時,我曾要求老父把客廳的阿公阿媽畫像移到佛堂,因為每當我坐在客廳,看那些沒營養的電視節目,還哈哈大笑時,總覺得彰化阿媽那雙眼睛一直盯著我看,甚至覺得不管我走到哪,她都看著我,讓我感到害怕...
今年,我們家族重新整修阿公阿媽的墳墓,我與我哥一人抱著一個骨灰罈放入墓中,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彰化阿媽在我手中的感覺,一種終於正式見面的心情,我竟然忘記害怕,當時,我一邊捧著大理石骨灰罈,一邊暗自地跟阿媽自我介紹,那感覺竟然有股暖意,終於能為素未謀面的阿媽作點事了!
比起對彰化阿媽的尊敬,三重阿媽就像是個小天使一樣,我可以對她沒大沒小,因為從小就跟在她身邊。說起三重阿媽,我對她更佩服!她是個道地的客家人,在我尚未出生時,她就與外公離婚了,以當時的社會環境,相信她過的並不好受。從小我每年夏天都待在阿媽家過暑假,那是我童年最珍貴的回憶!
阿媽當時住在屏東師院附近,她買了一間透天厝,三樓自己住,二樓出租給師院女學生,一樓擺攤做生意,早上賣豆漿、油條,中午、晚上賣麵,旁邊還設了一個"柑仔店"賣些零食點心。是她教我賺錢的觀念,從小她就教我,想要什麼東西都要靠自己的勞力賺來,她讓我顧柑仔店,一整天下來我就可以選一樣想要的零食吃;她要我多讀點書,以彌補她沒有讀書的遺憾,最好當老師 (因為師院的影響),又可以對社會有貢獻,不一定要靠男人養。長大後,她從不會叫我一定要結婚,她只告訴我,有好的對象可以給她看一下,如果沒有也沒關係,自己過得快樂就好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。
等外公過世後,三重阿媽上台北搬來跟舅舅同住,她一樣秉持著一切靠自己的精神,白天在三重交流道下擺檳榔攤,那時我已經18歲了,暑假我有空還是會去檳榔攤幫忙。老實說,在那還沒有檳榔西施的年代,我這年紀的女孩子去幫忙,實屬委屈也難堪,尤其賣檳榔真的很辛苦,包一整天的檳榔,手指頭都會吃不消,加上生意好的時候,根本就來不及包,這時,阿媽會一邊跟客人話家常,一邊包檳榔,有趣的是,我發現那些客人很喜歡跟阿媽聊天,因為她對待他們,就像對待自己小孩一樣。
三重阿媽到了八十幾歲,都還每天騎摩托車買菜,去年,她從床上下來跌倒,住院開刀後,因為舅舅家沒電梯,所以被安排住進養老院... 這對於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太太來說,應該心裡不是一件好受的事,也許是她早年一人獨居的關係,對於這點,她本人看得很開,我卻覺得很不捨,慶幸的是,這個月她又回到舅舅家住,但是舅舅不准她再下樓亂跑了... 我希望我的三重阿媽可以長命百歲,能夠等到我有一天帶個對象給她看!
至於美國阿媽,雖然她與三重阿媽年紀相近,可是卻是個難相處的人。說真的,三位阿媽中,只有她與我們一起住過十年的時間,但是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!美國阿媽也是接受日式教育,但只有讀到中學,她有強烈的重男輕女觀念,我在家中的地位永遠比我哥還低。平常,明明都是我在照顧阿媽,可是她只會織毛衣給我哥,因為他會陪阿媽說日文;後來她也織了一件毛衣給我,搞了半天,原來是要給我哥的毛衣織壞了,所以才給我的,害我還偶爾必須被迫穿那件二邊袖長不一樣的毛衣給阿媽看,以證明沒丟掉,唉!
如果我哥還沒回家,我不可以把水果吃完,因為要留給他吃;我不可以帶朋友回家吃飯,否則她會跟我爸媽告狀,說我的朋友都”免費”吃我家的東西。她有很多想法都很自私,她是個長年吃齋、學佛的人,每天早、晚課做的很詳細,晚餐戒食,可是言語上及心態上卻是個刻薄的人。她曾在我們晚餐時,當著我們的面嫌我們吃的東西臭,還一邊說、一邊摀著鼻子;她要求所有餐具一定要分開,甚至連烘碗機也要分開;她對待小白很殘忍,常常用腳把牠踢開,只因為有時小白跟她撒嬌,有時還會加上一句:臭貓,閃開!她會因為嬸嬸沒有小孩而要求叔叔離婚再娶”會生”的媳婦... 總之,很多想法都讓我搖頭。
去年,我去美國叔叔家,又再次見到美國阿媽,距離上次見面應該有十年了吧!她還是一樣的感覺,只是變老了,更糊塗了。從她身上,我看到早期傳統婦女養兒防老的思想,我看到一位年輕寡婦帶著年幼孩子,長年依附在父權為主的大家庭中,頓失丈夫倚靠的投射心態,將自己的兒子占為己有,不容許她與兒子之間還有其他人存在。這樣的想法,讓她的兒子更加背離她,只好藉由宗教的力量,想挽救她兒子的回心轉意,並且千方百計的想讓兒子只屬於她一個人的,所以,一場婆媳之戰,燃燒了十幾、二十年。
今年二月底,美國阿媽過世了,想不到去年的美國行,竟成了最後一次的見面,我的心中不勝欷噓。那十年共同生活的恩恩怨怨,在電話那端告之過世之後,感覺一切歸於淨土,原本心中一絲的埋怨,從那一刻起好像全都煙消雲散。
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的美國阿媽,一路好走,忘了世上、心上的所有掛念,轉世之後做自己,不要再依附著過日子!
2 則留言:
速丫!我知道妳一定會找個好對象給三重阿媽看的,偶也在等ㄟ,冠冠兩兄弟給妳免費作花童啦.....
那要較冠冠他們兩兄弟別長太快,
免得到時候變成伴郎就"嗨呀"...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