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/12/17

故宮之旅

已經有快十年沒去過故宮了!每次去巴黎,看過大大、小小的博物館、美術館,羨慕別人有這樣好的文物保存;有這麼好的藝術環境,竟忘了,我所居住的城市,也有這麼好博物館,只是因為它就近在眼前,所以反而忽略了…

這個周末下雨,也不能去郊外走走,臨時想到故宮是一個選擇,因為離家近!說來好笑,光為了要把車停在哪裡,就逛了老半天,以為陰冷的下雨天沒人想出門,結果車位難求,故宮的停車場又特小,這點他們應該要改進一下;否則,光靠外圍民營的停車場,如果是個好天氣,不就要大排長龍了。

一進故宮大門,發現重新裝璜了,以前暗暗舊舊的大廳,已經被挑高、明亮的大理石地板給取代了。上去一樓,前面的天台,如果不是因為下雨天,應該會有更多的遊客在那裡拍照留念。放眼望去,果不其然,都是觀光客,其中以日、韓觀光客居多,其次是大陸團,歐美人士多半是有台灣人陪同參觀。

看到有寄物處,想說外面天冷,穿上外套圍巾,室內溫度這麼高,衣服拿在手上嫌麻煩,看到大家都寄物,也想把衣服跟隨身包包託放,一到櫃檯,服務人員以對待小朋友的態度告訴我:這種包包是可以直接帶進去,沒問題的。是怎樣!我也知道可以帶進去,但是就是嫌麻煩,不想拿嘛!又沒有說明只能託收大型物品。

這次展覽主題是「五千年歷史」(好像是這類的標題,我沒仔細記),聽說故宮的收藏物太多,平均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內容,需要60年才能看完一輪。我覺得是因為展場地點不大,主館只有1~3樓,加上有些物件很大,佔空間,才會分批展覽。

這次的主題都是古代器具,以瓷器、銅器、兵器、樂器、量測器等為主題。當然,故宮之寶,「翠玉白菜」及「肉型石」是必看的景點,當然也是我這次的主要目標。說真的,如果要我比較這二樣珍寶,我會覺得這塊東坡肉比白菜頭來的有收藏價值,因為東坡肉真的是太神奇了!白菜頭只是因為它的雕工,將它塑造成白菜造型,天然取材的困難度不會太高;但是,如果你們仔細看到這塊東坡肉,就不得不讚嘆了!從皮上的毛細孔,到瘦肉與肥油的分佈,進而到肌肉的紋理及光澤,更可怕的是,近看還可以看到滷肉上的小黑點,就像撒上黑胡椒般的逼真,看久了,還會誤以為肉汁快要流下來的感覺,光從天然取材要找到這麼巧合的外形可就難了!所有人停留在這個地方最久,討論也最多;因為,故宮節省大家的時間,將這二寶集合在同一個展示櫃中,可以360度觀賞。

這次的主題我沒有太大的興趣,是因為那些鍋碗瓢盆,對我來說沒什麼感覺,其中只有二樣東西吸引我,一個是商朝的農耕工具,因為那些都是玉器,玉斧頭、玉鏟子等,因為在當時,玉是最常找得到的一種堅硬工具,這真的是闊氣的工具,只能說古代人在當時還不知玉的價值吧!另一個是商朝毛公鼎,鼎內刻有勉勵的話,因為聽說那是刻最多字的鼎,共有五百個字,其實我看不懂內容,但是想到年代這麼久遠,現在卻完整的存在在我面前,光是這點就讓人很感動了!

其實,這次我仔細的觀察參觀人的反應,發現日本人最認真,對於每一件物品都仔細觀看,韓國人只是走馬看花的逛,歐美人士會請解說員講解。說真的,我很佩服解說員,因為,有些物品的中文我看不懂也不會唸;就算會唸也不知道用途,解說員不但要懂,還要用英文解說,真厲害!這次,我也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蠻多小孩及年輕人來故宮。有些可能是要做作業,在一旁認真的做筆記,有些小朋友是父母帶來觀賞。每個展示室門口都有不同樣式的圖章,不論小朋友或觀光客在觀賞完之後,都可以在簡章上蓋章留念。

一張門票100元的入場券,可以親眼看到中國五千年的歷史,而且,我也像觀光客般,買了一個Féi Féi杯(楊貴妃造形馬克杯),真的是太划算。有空,大家也去給它懷舊一下吧!

2006/12/08

瘦肥人的生存之道

拜我的健身教練所賜,我得到"瘦肥人"的封號。這個封號已經跟著我三年了,一直都是最佳代言人…

雖然,我現在的體重跟我以前當小姐的時候比較,只差三公斤,但是,這三公斤可全都是脂肪,佔滿了我的臉、手臂、小腹及屁股;整體看來好像沒太大的改變,卻已經讓我有喘的感覺了…

教練告訴我,標準的成年人體脂肪指數是18~24,本姑娘我的可是34,真的是肥滋滋ㄚ!教練安排的計劃,是希望我能先消除脂肪再增加肌肉,因為脂肪要消除才能將其轉變為肌肉,需要有足夠的肌肉量,我才會有力氣,而且才能雕塑身型,不至於減掉脂肪後留下鬆垮垮的皮。

要如何消去脂肪?除了不吃不喝,讓體內去燃燒脂肪轉換熱量以維持生命之外,大概就是靠運動吧!所謂的運動,不是一定要汗流浹背的當個熱血青年,只要選擇一種有氧活動,進行30分鐘以上,就可以達到促進新陳代謝,燃燒脂肪的效果。有氧活動有哪些?快走、跑步、騎腳踏車、韻律操、游泳、做愛…等,重點是一定要"持續"30分鐘以上,不可間斷。運動過後,因為還是會動用到部份的肌肉,運動過的肌肉會有一點緊繃發炎的現象,也就是所謂的肌肉酸痛。這時,可以做一些伸展動作,將肌肉拉鬆,如果是選擇做愛當成有氧活動的話,可以來個事後煙,讓緊繃的身體,做個放鬆;再有勇氣一點的人,還可以來個事後總檢討。

當然,運動還要配合飲食,通常運動的效果是要消除脂肪,飲食可以增加肌肉量。這是要雙方面同時進行,才不至於在脂肪消除後,剩下來的空間因為肌肉量不夠,而讓我們的臭皮囊鬆垮下來;況且,如果想讓我們瘦下來的身材像林志玲一樣,就必須要有肉才能雕得出來。一般來說,運動前一、二個小時要吃點小東西,不可完全空腹,不然血液中含氧量不足也不好;運動過後一小時才可以進食,請記住!運動後的沐浴也算是一種運動,所以要進食是以洗完澡後開始算ㄛ…說到吃,為了養肉,要多補充高蛋白質的食物,如紅肉、牛奶、蛋…等,有錢的人可以在運動後喝教練特調的高蛋白質飲品;沒錢的人請自行到7-11買10元一瓶的蜜豆奶。基本上,碳水化合物的東西少吃為妙;本人偏愛運動過後來一碗牛肉湯餃,身、心、靈都得到滋潤。

身為瘦肥人,在這條不歸路上,常常讓我在瘦與肥的臨界點徘徊,稍不注意,就走入毀滅與自暴自棄的那一端;我現在已經到了,去賣場買東西會仔細比較食品分析表,我想,再過不久,我就會像營養師一樣地,將食品熱量表倒背如流了。

2006/11/08

當個好命人

最近,我跟朋友聊起,今年的一些不順遂,當時,我隨口說出:如果我有很多錢,就不用這麼辛苦工作,過日子了!

當時,朋友告訴我:妳以為有錢人就不辛苦嗎?我怎麼想,都覺得有錢人有什麼好辛苦的,生活不餘匱乏,想要什麼都能輕鬆擁有。但是,朋友告訴我,越有錢的人,心中的負擔越大,因為他要照顧到很多人,沒有人天生不工作就有很多錢,但是,他賺的越多,表示有越多的員工為他賣命工作,相對的,有多少家庭的生計他要負責,不是像我想的,能真正輕鬆的享受生活。像王永慶、辜濂松這樣的企業家都很有錢,但是他們卻不見得能輕鬆的享受他們所賺到的財富。

我很好奇,反問他,那如果是你,怎樣才覺得是幸福呢?他告訴我:當個好命人!好命人?這跟我說要有錢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嗎?有錢就是好命ㄚ!他搖搖頭告訴我,我太膚淺了,王永慶到現在這樣高齡還要工作,辜濂松為了維護公司還要親上火線,許文龍想讓公司在大陸經營順利,必須放棄他的政治立場,被迫交棒,這些人有錢ㄚ,但是身上的包袱也不小,能真的算是好命人嗎?

也對,如果我必須工作到老,才能擁有那些財富,那也要有那個命才能享受的到,但是,前提是我要身體健康ㄚ!當我沉思時,朋友告訴我:妳就是一個好命的人…真的嗎?我還懷疑他只是在虧我。他接著說:妳有沒有錢我不知道,但是妳想要的東西,不是一點一滴的擁有嗎?乍看之下好像很辛苦,但是妳所擁有的都是妳能力範圍可以負荷的,說的簡單一點,不就是心想事成嗎?

我仔細想想,雖然沒有家財萬貫,但是我很愛自己,願意投資自己。每年的國內外旅遊沒少過,買自己喜歡的車,定期的去健身房運動、做SPA按摩,有人贊助服裝、配件,去吃喜歡的餐館,買喜歡的3C產品,跟父母同住,有人照顧生活起居,不開心時有朋友陪我談心,工作雖然偶有痛苦,但是也還算穩定。如果這樣還不覺得自己好命,真的是要天打雷劈了!

但是,這樣的我也有遺憾,我沒有能力獨立生活,因為,我從未離開過家自己過日子。一直以來,我都是溫室的花朵;我知道,如果要我自己過生活,一定會一團亂,看似我會做很多事,但是,其實我什麼事也不會。朋友似乎看出我在想什麼,他說:所以說…不需要家財萬貫, 也能夠心想事成的就是好命人,妳想想,就算沒賺大錢,但是想要什麼東西還是能得到;不懂如何過生活,只要有人願意照顧妳一輩子;不需生活多彩多姿,卻也能體驗人生多樣樂趣,這就夠了!

嘿!嘿!原來我是好命人,這是我今年聽到最美妙的話了!

2006/11/03

職場風暴

我在職場工作那麼多年,看到同事們來來去去,對於新進的同事,充滿好奇與期待;因為個人生涯規劃而離職的同事,通常都會給予祝福。

但是,我也經歷過幾次同事被革職,這是我最難面對的狀況…

我雖然常常說老闆怎麼對我不好,但是,總覺得老外給員工的工作空間算大,工作授權、不太會過於計較小細節,整體來說,相當自由。但是,我想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,台灣人對於這樣的管理方式,就聰明的認為可以偷懶,反正公司也不會知道,搞不好還會私下暗笑老外很笨,什麼都沒發現。

關於這點,我也曾懷疑過,老外平常都不在台灣,如果員工私下搞鬼,要發現真的不太容易吧!其實,老外的這種管理方法,是認定他所請的員工都很自動自發、有責任心、對工作有熱誠,員工所做每件事的出發點都是以公司的立場著想。對大部份的人來說,要我們對這家公司認同、有共同目標,當成自己公司在做事的人,應該不多,可能要有投資公司的人才會這麼拼命為公司賣命吧!否則,一般人通常都是只把這個工作當成一份糊口的來源罷了,談不上什麼喜歡,但是又不得不去工作。

平常看似自由的外商工作,當老外想Fire一個人,可是非常的公事公辦,別家公司怎樣我不知道,但是,我們公司的固定模式一定是:先搜證;找到可以讓你走的理由後,再找會計;討論相關財務法規,計算資遣費。然後找相關人員,告之接替工作內容;最後,才找當事人,告訴他公司資遣他的原因。談完後,當天就離開,不需交接。

經過這幾次的經驗,對於Fire要注意的事項,我可以歸納出幾點:
◎當老板一直寫eMail問你問題時就應該要注意,是不是有事情被盯上
◎原本跟老板關係不錯的你,突然發現老板都不再搭理你或刻意保持距離,應該就是在蘊釀不熟的關係,等Fire時才不會不好意思
◎如果有一天,老闆大動作的約談其他員工,卻怎麼都不找你,有可能就是在為你的離職做準備
◎當約談完其他員工之後,終於找你談,千萬別太高興,以為輪到你了!那是因為他們要告訴你,”最後”的決定
◎千萬別逞強,想表現出君子風度,走到這一步,沒有人可以優雅下台,想怎麼表現就怎麼表現,要哭、要罵,都比面無表情來得有人性
◎千萬別接受同事的吃飯邀約,氣氛僵到什麼話題都不能碰,保證搞到食不知味外加胃痛

我現在開始要來整理我的座位,把不要的東西都先收回家,等有一天被Fire時,只要抱走我桌邊的盆栽就可以回家了…

2006/10/24

賭氣

前幾天,媛媛又回家來玩,但是,現在的她,已經可以感覺到上學的那種油條氣息,好的習慣沒有學到,小朋友之間的壞習慣倒是學習的很快…

我這個人,就是看不慣小孩子沒有小孩該有的天真,小大人的口吻,在我聽來覺得刺耳。所以,每次當她用小大人的口氣跟我說話時,我就會毫不考慮的也用大人的口氣跟她說話,才不管她聽不聽得懂,哼!但是,總歸是小孩,她當然不懂我的話,也不懂我的情緒反應,只覺得姑姑怎麼生氣了,唉...!

我媽常跟我說,幹嘛跟小孩賭氣、說這種話,但是,我就是這樣的人ㄚ!常常為了一件事,跟別人意見不合,我不會正面與人爭論,但是,我會用我的方式去做,來證明我是對的。這樣一來,在外人眼中看來,會覺得我很固執,但是,我只是想用這種方法證明,我的想法是對的罷了!

其實,我常常自己生悶氣,在別人眼中,我的賭氣行為很幼稚,也覺得我大驚小怪,一件小事何苦這麼折騰自己,糟蹋別人。其實,我常會自怨自憐,把一件小事放大到非常悲情不可,這樣才能博得大家的關心,如果都沒人發現,就只好自己暗示,再沒被人家發現,就會賭氣。但是,有時候自己在那裡賭氣半天,也沒人發現,久了自己也覺得無趣,有時還會忘記自己到底在賭氣什麼,然後又恢復正常的心情。

我的心情轉折都沒人查覺,只覺得我怎麼有時心情不好,有時心情好,拜託!我的情緒變化如此豐富到可以角逐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耶…!這一點,媛媛倒是跟我學了不少,她可能不懂什麼是賭氣,但是,小小年紀的她,當說不過我時,她就會雙手抱胸,把臉轉到一邊去,還會跺腳,悶哼一聲!

我爸說,媛媛跟我在這個時候最像!

2006/10/17

諸事不宜

如果說,每個人都有一個守護神的話,今年,輪到衰神守護著我…

近半年來,大、小病不斷,小至感冒與我藕斷絲連,大至醫院門診手術如同家常便飯一般,我的保險業務員今年看到我的次數,多到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:這次又要申請什麼?每週六是我的看病日,翻開9、10月的月曆,每個週六都是不同醫院的預約門診,我好像那些老榮民一樣,一大早就去醫院等醫師,還要跟其他病人計較誰先來。想不到,我已經正在過我二十年後可能會過的生活,唉!

工作上,明明談好的案子,就有本事在最後一刻產生變化,變化的理由千奇百怪,有的是預算被挪用,有的是負責的人調職,有的是主管找到另一家廠商並且相談甚歡…等等。就算拿到訂單,也還是困難重重,合約簽訂要有對保商號,偏偏我們公司人緣不佳,沒有認識其他公司可以幫我們對保,最離譜的是,明明拿到合約,還因為立法院凍結預算,所以遲遲無法下訂單給原廠,慘的是,如果年底前預算沒解凍,合約就自動失效…不但一點也沒有拿到訂單的喜悅,還讓我滿是無奈!

連休假想出去好好玩一下,不是找不到路,就是把車子開到沒油,原本計畫的遊玩計劃,可以因為其他因素一改再改到也不想去玩了。上網想買書,怎麼想買的書都缺貨,去餐廳吃飯,不是那天公休,不然就是客滿。想買的鞋子,因為沒由來的無厘頭原則,想買又不能買,幫美國親戚代買商品,就是有本事一再發生問題,一換再換,浪費運費。手邊的電子產品,由如骨牌效應一般紛紛出狀況,PDA掛了、手機彌留中、手提電腦進廠大修,嚇的我不敢玩PSP,怕它也會步上後塵…

守護我的衰神非常盡忠職守,就像王建民一樣,不放過任何機會,每個將帶給我開心、幸運的事情,都在他手中一一被接殺出局。看來,今年我房間掛的月曆上,農曆顯示的都會是”諸事不宜”ㄚ…!!

2006/08/31

安琪式教育

自從我家多個媛媛後,我的生活圈頓時有了些改變。對於未婚也沒小孩的我來說,過去的生活與幼兒完全絕緣,不感興趣。現在,我竟然不討厭小孩,還有耐心陪"可愛的"小孩玩。

與媛媛生活三年,我從排斥、害怕、不知所措到反應自然,這一路的辛苦,是我以前無法想像的。我不是母親,但是,我與媛媛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,對彼此感到驕傲。媛媛與我的感情,不輸母女,可能甚至我比她ㄚ母還了解她。原因何在?我從不把她當小孩來看待。

我不是親子專家,也沒受過專業的育兒訓練,在她的成長過程中,我只是個旁觀者,觀察她的舉止。剛開始,是因為我對她心生恐懼,不敢近距離接觸,只敢從旁看她。也許是我太常看她,所以,每次當她睜開眼睛,通常都會看到我。以前,我養過剛出生的小松鼠,聽說,當小松鼠睜開眼睛,看到的第一個人,就會認定牠是母親。我想大概是這種原理,所以從小媛媛就把我當成半個母親吧!

每次,看她自己玩辦家家酒,我就會想以前我是怎麼玩的。其實,說現在小孩比較聰明,並不盡然;應該是說,現在的小孩有很多學習的對象。怎麼說呢?我以前自己玩的東西其實跟媛媛差不多,但是,當時我沒有模仿的對象,我老母獨自帶小孩,家中沒有大人們的互動,老母忙自己的家事,也沒空管小孩,加上以前也沒什麼電視可看,想像力不足,所以,玩不出什麼把戲!

現在可不同,家中大人間的談話、電視節目上的內容,都可以是媛媛發揮的題材。因為小孩學習的對象是大人,所以,不知不覺中,說話的語調及內容就成人化;如果,與相似的小孩多接觸,應該就能保持童言童語的一面,因為互相學習的對象,也並不高明到多少。

雖然,現在社會趨於老年化,家中小孩減少,沒有同伴。但是,我還是希望以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媛媛。因為,我不是小孩,我沒有小孩純真的思考方式,如果只是單純的想以小孩口吻對小孩說話,那不是太四不像了嗎?媛媛從會說話以來,我都是用大人的方式對待她,我不在意她聽得懂或聽不懂,但是,我希望她能去思考我所說的話,也許只理解一點點,甚至完全聽不懂,但是,我就是要她去聽我說的話,試著去學習,這樣的方式,比讀虛構的童畫書真實多了。當然,我不是說小孩不該讀童書,讀書只是希望培養小孩閱讀的樂趣及習慣,對於日後開始求學,有很大的幫助。

當然,我偶爾還是會以小孩的方式對待她,但是,不習慣的反而是她。前天,我帶她去石門風力發電廠玩,走下坡時,我怕她跑太快會跌倒,所以,我告訴她,要牽姑姑的手。
『為什麼?』
『因為姑姑怕會跌倒,所以要妳保護我,牽我的手ㄚ!』
『騙人,妳是大人,怎麼會跌倒?小朋友才會跌倒。』
『為什麼小朋友才會跌倒?』
『因為小朋友都不乖,不聽話亂跑才會跌倒ㄚ!』
『那妳是小朋友嗎?』
『對ㄚ!』
『所以囉!那妳是不是要讓我牽著手,才不會跌倒。』最後,她乖乖讓我牽著走下坡,而且還很開心,因為她是要保護姑姑不跌倒,不是因為她是小朋友。我們二人的想法不同,但是目的達到了,皆大歡喜。

昨天,她去上靜心附幼的小班,正式告別童年,開始她漫長的求學路,這一路可能要等到她大學(九成的錄取率)畢業才能脫離學生身份。我希望她的學生生活能像童年般的無憂,像姑姑一樣結交許多知心好友,陪她渡過無數的日子。

而我,終將變成一個過氣的偶像,偶而,緬懷過去美好歲月,回憶訴說一輩子…

2006/08/14

皇帝不急,急死太監!

前一陣子,同事做客戶電話回訪,客戶拉拉雜雜的說了一堆她對機器使用上的感受。我的同事忠實的將客戶反應以英文做成回訪報告給大老闆,結果,大老闆不知哪條筋不對,將這個回訪報告轉寄給研發部門,請他們回答客戶的問題。原廠工程師依照我同事的說明回覆,他認為是很簡單的基本步驟忽略。當然,這些內容,我也有一份。

我的同事出發點是好的,她想幫客戶解決問題;我的老闆出發點也是好的,他想幫我們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。但是,問題就出在源頭,我的同事轉述客戶內容時沒有問清楚,也許是客戶表達不清楚,也許是我的同事會錯意,我依照英文的內容,再問一次同事我所解讀的內容是否正確。同事告訴我,客戶不是這個意思,所以,我乾脆直接問我的同事,客戶的意思是什麼?結果與英文描述不同,我告訴我的同事,她的這篇內容有問題,這樣會讓原廠誤會,以為我們的維修工程師,沒有盡到該做的基本動作,讓維修工程師背了黑鍋。

也許是我的話太過直接,傷了她;也許她覺得很委屈,只想幫忙,我的同事一直跟我反駁她沒有錯,她只是照客戶的說法,忠實反應,如果我們維修工程師覺得被誤解,他可以提出說明。我在當時只是告訴她,這種回訪報告說明要小心,只有一不注意,都可能對對方造成傷害與誤解。說到後來,她生氣,我也生氣。

我的出發點是好的,我想將同事間工作上的溝通失誤減到最低,但是,到最後,變成好像是我的問題一樣。這樣的工作情形常出現,我總是多管閒事,只因為我看到問題,想幫忙解決,結果通常是,要嘛變成我的事情,要嘛好像都是我的錯。這與我的本意都相差甚遠!我與同事的言語衝突是就事論事,在當下的爭執,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情誼,但是,當時的內心都不好受。

我常提醒自己,千萬別多管閒事,但是本性難移,我這歐巴桑的個性,總是讓我多了很多雜事在身上,把自己給搞瘋。這情況在家裡也一樣,有次,老父與老母為了事情爭執,平時,因為老父較會說大道理,所以通常都會忍讓不說話,讓老母情緒發洩。但是,那次不知為何,老父堅持有理,大大對老母說教,我想幫老母,所以,幫她說話,甚至告訴老母別退縮,我會挺她跟老父冷戰。在我氣呼呼的那幾天,自認有情有義的相挺,想不到,二老竟然言歸於好,相親相愛,落得我這局外人還在那裡堅持可笑的冷戰計劃,真是無力。

前一陣子,他們二老又為了事情有爭執,說話大聲了點,我這次學乖了,選擇沉默以對,想不到,我家那個媛媛,傳承我的雞婆個性,對著ㄚ公大聲的說:ㄚ公,好了啦!不要再說了啦!然後轉頭對著ㄚ媽說:沒關係,我在這裡!可是她用害怕的眼神像我求救,我當場就笑出來。明明不自量力,卻多管閒事,想到這,我就領悟了,原來我也是這樣,常常不自量力卻逞強。

當下,我豁然開朗,這就是我的寫照ㄚ!

2006/08/07

迷戀

我是一個很容易對事物沉迷的人。每次只要遇上我喜歡的東西,可以一直使用、擁有到膩了為止。說來奇怪,有這樣的怪癖,我還感到滿驕傲的...

我對杯子及鞋子有強烈好感,只要是我的朋友就會知道的。出門在外,只要有機會逛商店,我一定會鎖定這二樣物品。說來好笑,喜歡這二件東西的理由都很簡單。喜歡杯子,只是想要有一個很"特別的"杯子,純粹想換來別人對它的稱讚;喜歡鞋子,是因為我以前曾買到一雙穿在腳上很舒服的鞋子,之後卻找不到相同款式的鞋樣,但是,舒服的感覺一直還在我的腦海中,為了不讓腦中的那種感覺消失,所以一直在尋找相似的鞋款,不知不覺就變成一種習慣了!

我也喜歡打電動玩具,什麼類型都喜歡,尤其是不花腦筋的那種。PC Game、PS2、PSP、任天堂,各種類型我都喜歡。世紀帝國跟大富翁可堪稱是我的二大最愛,為了打世紀帝國,我買攻略本、看電玩快打節目了解如何破關;玩大富翁,可以玩通宵,睡醒之後再繼續玩,每個人物都要破關一次才罷休,破關後偶爾還要再複習一下,生活一度過得非常"充實"。我現在玩PSP,但是,我還保存第一代的任天堂掌上型Game Boy,偶爾還會拿出來回味一下,青春的氣息。

之前,我突然迷上了韓劇,理由是因為沒有新的日劇可看。我找到一家店,有在賣韓國原裝海外版的韓劇,字幕可以選擇繁體中文,畫質清晰,外加幕後花絮;重點是,台灣還沒開始播的韓劇,我已經先睹為快了。全盛時期,手上有四、五部韓劇等著要看,看完的片子還可以借同事們燒錄保存,我最後會將看過的韓劇,郵寄給美國的親戚看,在美國華人圈再掀起流行風潮,一部韓劇可以利用到這種地步,也算是發揮到淋漓盡致了。最近因為沒有我喜歡看的韓劇,所以暫時退燒了一下,還覺得滿失落的...其實我買的"台灣無版權"日劇、韓劇,除了可以打發時間,還可以做人情,真是一項好投資!

最近,我喜歡吃一家餐廳的菜,那是在南機場夜市內的一家熱炒店,店名叫『小漁村』。價格便宜(快炒平均80元)、手藝絕佳、動作快速,我平均每個禮拜都去吃上一次。試過幾次不同的菜之後,每次點的菜都類似,我強烈推薦『肉絲炒飯』、『九層塔烘蛋』、『沙拉魚卵』、『蔥爆牛肉』。每次二個人點八、九道菜也不超過NT$1,000,真的是物超所值。它的肉絲炒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,我強烈懷疑廚師一定是放豬油炒才會這麼香!那家店的老闆娘大概都認識我了,因為每次點的菜都差不多,還每個禮拜都去吃,快速吃完馬上走人,也不多逗留,真是個好客人ㄚ!

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深深迷戀,買家飾用品一定去IKEA,買飲料一定去7-11,買壹週刊一定去萊爾富,喝飲料一定選純喫茶紅茶口味,做運動一定只踩腳踏車及跑步機,去登琪爾做SPA一定選芳香療程;衣服款式一定要休閒的,鞋子一定要選名牌的,PDA一定要iPod的,手機款式一定要稀有的...說我這是射手座虛榮個性使然也好,特立獨行也罷,我就是不知為何的有這些迷戀,連挑選的情人,都一定要順我意的才考慮,所謂"順我意"也還好啦!人要有點胖胖的(才可以顯現我的苗條),個性要溫和的(我才能放肆的任性),對待我要像皇后一樣(我不喜歡被冷落的感覺...),經濟能力要比我好(我不喜歡與別人分享我的錢),我不要求是帥哥(畢竟我也不是美女)。這樣的情人條件很普通,相信候選人很多才是,我這個人真的一點都不怪!

適當的迷戀,可以讓生活有說不出的充實感,生活的目標明確,會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ㄚ...

我愛我的迷戀!!

2006/07/31

愛情這東西

上週六去九份朝聖了一下,想說這麼有名的觀光景點,老外的最愛,我這個在地人也要給它來個走馬看花一下。

天氣實在是太熱了(台北)!所以想說中午過後再上山,想不到山上還滿涼爽的。我們下午大概二點多到達觀光口,只能用"人山人海"來形容當時的狀況,整條街儷影雙人...嘿!嘿!還好我們也是雙人,不然當場給比下去了。

可能是情人節快到,情侶們紛紛出籠,有情人的出來獻寶,無情人的就聯誼湊對。我們午餐時,對面坐著二對情侶,聽他們的對話才好笑。A妹妹:「你們(弟弟們)自我介紹一下,彼此認識一下。」B妹妹:「對ㄚ!」A弟弟:「妳們先自我介紹啦!」A妹妹:「不用啦!我們兩個女生已經很熟了,是你們男生不認識嘛!」A弟弟:「你好,我是XXX,讀台大碩士班」B弟弟:「你好!」二個妹妹傻笑,一片沉默中...我說:「這魯肉飯真好吃!」友人說:「妳不要說話,趕快吃啦!」

看到滿街的情侶,讓我想到愛情這東西。愛情就像咖啡,再不愛喝咖啡的人總要嘗上一口。有人嘗過後就上癮,有人試過只覺得苦。上癮的人,每天都要喝上一杯,一天沒喝還會有失落感;覺得苦的人,對喝咖啡產生排斥感,除非有人引導,再度體會咖啡的香醇。滿街的咖啡店訴說著它存在的必要性,有小巧溫馨的店、有古典優雅的店;有摩登時髦的店、有冷調時尚的店;有大眾速食的店、有小巷隱密的店。每種類型的店都有其愛好者,也迅速的在城市間擴散開來。

在我看來,愛情像是二人之間的彈力球。一方多施加些力道,另一方接收到的感受就會深刻些,當對方的力道不夠,你必須走向前去接收它,有一方心不在焉時,還有可能會漏接。愛情這顆彈力球,每天在情人間跳動著,剛開始的新鮮感,等到有一天,有一方漸漸疲倦了,球彈跳的頻率降低,漸漸的趨於平靜,當二人之間的那顆愛情彈力球靜止不動,有人願意彎腰撿起來收藏,讓二人之間的那份愛情得以保存下去,愛情修得正果;但是,若沒有人願意撿起來,日子一久,彼此都忘記那顆愛情彈力球在哪裡?也忘記了它曾帶給對方的快樂。

愛情方程式很難解,沒有好的頭腦很難算出來。我的付出是否等於得到?要加入哪些因子,才能讓這方程式得到平衡?解題邏輯是否正確?會不會讓自己掉入死胡同中?OPEN BOOK是否就可以找到答案?問題是,答案是在哪本書中?想參考別人的答案,卻發現他也正在搖筆桿苦思中...出題的人很高竿,想問是否有人解得出來,還是答案是"無解"?

愛情,妳這該死的小東西ㄚ!

2006/07/24

低潮何時了

今年,其實我比較不快樂。

我算是一個對工作沒有野心的人,生活也很隨性,我知道這樣的態度,是不能當個好業務的。我也曾發憤圖強,想要當個負責、有規劃的打工仔。所以,今年我一直都很積極、很配合,但是,到頭來,換來的卻是不快樂。

人家常說,在外商公司上班應該不錯,可以提高英文能力,還可以學習不同的工作態度,得到更人性化、獨立性的工作環境。我不否認英文程度的確增加了,至少還可以用"菜英文"跟人吵架,除此之外,我都體會不到還有什麼好處。

我一直在想,應該是文化使然,很多想法,東西方的思考邏輯大不同。每次與老闆溝通的過程都很痛苦,基於台灣人的美德,就算不認同還是默不作聲。也許是表情洩了密,老闆看出我的不以為然,責怪我不說出心裡的想法。後來,我想就用西方人的思考模式,有話直說,這可不得了!也許真話傷人,也許英文不好,無法說出修飾的話,老闆聽了又不高興,訓的更兇...

與同事溝通的過程也是一樣,如同對牛彈琴,對方表現的事不關己,我卻暴跳如雷。過去,我面對這樣的事情還能一笑置之,但是,現在這樣的情形越來越多,我漸漸的也輕鬆不起來。以前,我選擇面對這些挫折,現在,我開始思考是否要放棄。

心中的負擔越來越大,情緒的出口越來越少。也許是心境的轉變,影響了身體的改變。大、小毛病不斷,對很多事提不起勁。之前,我一個朋友跟我說,他的老闆問他:怎麼都看不到你的工作熱誠?當時我的朋友告訴我,當他為公司付出,得不到公司對他的感謝,但是,當他沒多幫公司爭取更多的利益時,卻得到公司嚴厲的指責,公司這種"過罰功不賞"的態度,實在很難對工作還有熱誠。在當時,我還自認為善解人意的勸他要釋懷,現在,我自己面臨相同的狀況時,還真的很難這麼灑脫。

目前,我面對這低潮,只能暫時跳脫出來,跳脫的方法就是忘記這些煩人的事。多虧我有一群"損友",在我煩悶的時候,與我"逗嘴鼓",殊壓的效果還真不錯!

2006/07/14

體弱多病

從小我就是個藥罐子,吃藥像吃飯一樣,直到現在,我還是隨時帶藥在身上。

最近,我又生病了!這次難過的程度不輸以前的腦震盪。我心情很差,因為不能請假在家休息。只能一邊工作、一邊吃藥,累了就在公司拿瑜珈墊鋪在地上躺一下。跑醫院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,在我家除了我哥之外,我們都是老病號。

前一陣子,老父又住進仁愛醫院,大安路上可以看到我遊盪的蹤跡。雖然是我老母在醫院照顧他,但是我卻病倒了!我不敢跟他們說,怕他們擔心,最後我也是一直拖到不行才去看醫生。現在,我們父女倆還會互相交換吃藥經驗,吃到不錯的藥還會互相推薦。

昨天吃晚飯時,媛媛坐在我旁邊,跟我說:姑姑!妳要多吃一點,才不會生病,來!肉要多吃一點,我挾菜給妳吃。ㄚ公!你也要多吃一點,才不會再去看醫生叔叔。當場我們父女倆感動到不行,真是沒白疼她!

我最近要來調養身體,因為免疫系統變差,大、小毛病都有,希望能再回到健康的狀態。

2006/06/02

改變與轉變

之前,看到新聞報導香港巴士阿叔罵人,阿叔大聲的說:「你有壓力,我有壓力」,讓我看到這一幕,覺得他還真是幸運ㄚ!換作是我,就算有壓力,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大聲遷怒於人,那位被罵的年輕人,竟然還能跟大叔說:「不好意思!」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。那句「不好意思!」代表的是,年輕人也能體會大家都有壓力,或是後悔自己的行為干預...

這篇報導的最後結論,說明香港這個地方的生活緊張,所以民眾心中普遍壓力大。對映於台灣,不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台灣民眾在生活上也有不少的壓力,但是面對壓力,多是以消極的態度來面對。心中的苦,不輕易對別人說,以結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來抵抗壓力。然而,壓力的來源,通常來自於金錢。生活在資本主義下的我們,物質與金錢的擁有,將成為社會階級的指標。

每天看到新聞報導,窮困的家庭如何的討生活、過日子時,另一方面,看到享有特權的人,如何運用他們手中的資源,為個人或家庭帶來豐碩的財富。這些報導,看在我這種中產階級的上班族來說,真的是感到焦慮與不安。我每天努力工作所賺取的錢,如何的省吃儉用,財富累積的程度,在通貨膨脹、物價指數上漲之間,不知不覺地被消耗掉。心中焦慮地認為,不會有如特定人士的幸運機會,快速致富;也不願將生活走到窮困的地步,信用負債。這些想法漸漸的累積在心中,形成壓力,無法散去。

最近,我一直有個念頭,我從社會中一直得到資源,要怎麼回饋給社會?從南亞海嘯到印尼的大地震,看到國際間的互助,再看看國內對這種人文的報導,少的可憐,連一個「一碗麵家庭」的電視報導,都有濃濃的政治色彩。每天新聞都是哪個弊案、哪個貪污?負面消息罄竹難書(瞧!多麼學以致用),如同肥皂劇一般,心靈上的鼓舞,卻很貧乏。我對台灣的愛心捐款冷感,那些捐款到底流向何處,很難查證。很佩服投入志工工作的人們,得到微薄的津貼,卻願意付出滿滿的愛心。

這幾年,我試著改變我的物質觀念,東西夠用就好,用完再買。買東西前會先想一下,是否真的迫切需要?也許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打消念頭。我學會計較,算計著物質對我的急迫性及必需性。買東西時會先考慮價錢,也會去試著嫌貴,這樣可以在心中說服自己,這不是真的非買不可。當我打消一次買奢侈品的念頭,就不自覺的感到驕傲。

我希望將物慾降低,多提升些人文的關懷。我將身邊不需要或不常用的物品分類,為它們尋找主人。我查看社會團體需要哪些物品,一一打電話確認,將我手中不再需要的東西,能在下一個人身上再度使用。過去的我很浪費,不要的物品直接丟棄,有些甚至還狀況很好,丟掉的原因很單純:不需要!現在每個我要轉手的物品,我會確認真的還可以使用才脫手,因為我不是在施捨,是在找合適的主人。

最近,我剛把我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捐給桃園的聖保祿醫院,打電話給安娜修女時,我的心中滿是歉意地解釋配備的不足,如果他們拒絕,我也會接受。當修女告訴我,這台電腦可以給復興山區部落的原住民小朋友學校使用時,我竟然是那麼的開心!因為我找到真的需要它的主人,當時,在我掛上電話後,滿臉笑容,一邊包裝、一邊想,當小朋友看到這台電腦時,是不是也充滿興奮的心情...

我對於價值的改變及心態的轉變,是抱持正面的想法。也許我對社會付出的不夠,但是,我想一小步、一小步地跨出,也許沒有足夠的金錢回饋社會,但想付出的心卻是滿滿的。當我停下腳步,看看四週,發現適時的伸手一把,幫助別人也同時幫助自己的心。

刻意地去做是改變;自然地反應是轉變。不論改變或轉變,只要是好的,Just do it!

2006/05/09

荷、比、德篇

歐洲除了法國,我還去德國、荷蘭及比利時。

當我第一次去荷蘭阿姆斯特丹時,就愛上他們的環境了,每戶人家的窗戶都比門還大,窗台都擺上美麗的盆栽,室內的柔和燈光搭配鄉村的擺設,自然而然營造出溫馨的氣氛。在德國,我只去過法蘭克福及海德堡。可能是因為沒有認真規劃行程,對於我去過的地方比較沒有感覺,走馬看花居多,但是海德堡的景色幽靜,卻讓人如同身在圖畫之中。比利時的布魯塞爾,感覺很像在台北,交通擁擠、巷道狹小,物價與台北相似。

我的旅途都是片面的、主觀的,也許我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,但只是忠實反應當時的感受罷了!

車站是旅客進入當地的通道,也是歸人返家時的大門。我最期待每次踏出車站後的世界,會是怎樣的風景迎接著我。



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車站,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"單車"。因為到處看到可出租的單車,街道上,還有單車專用道。



德國的車站月台,迎賓的人型看板遠遠望去,還真像有人在歡迎呢!



德國的海德堡車站,玻璃帷幕設計,讓整體看起來寬廣、明亮且具現代感,第一眼的感覺就是"乾淨"。



德國的法蘭克福車站,我對這個車站沒有好感,除了只是因為等火車的空檔才去閒逛之外,旅客中心的地圖還要收費這一點,就讓姑娘我粉不爽!



荷蘭的起司、鬱金香跟木鞋是很有名的,但是除了木鞋,其餘都有季節性。這是我在木鞋工坊照的,跟我合照的先生長的好像米高福克斯喔!



這是公共廁所ㄛ!看起來粉不像吧?在荷蘭的馬桶都好高,可能是因為荷蘭人都高頭大馬的關係吧!但是對我們這種哈比人來說,還真是不方便...




這是我們清晨在住宿附近的一個公園照的,很美吧!




這是梵谷博物館及外面的草皮。身為荷蘭人的梵谷,家鄉的博物館內作品就比較完整,不同時期的畫作都有詳盡的說明,回來台灣後,我還買了一本"梵古流浪一百年的書"ㄛ!



看到上面那隻小獅子沒?那是拿破倫慘遭滑鐵盧的地方,獅子面朝的方向就是法國。我們這三個瘋女人面朝的地方是鏡頭。




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最有名的景點,就是大廣場(Grand Place)。白天與夜晚的景色真是差很多,如果可以,晚上的景色比較有特色。



大廣場內的經典,尿尿小童。真的很小...我是說...景點很小。



海德堡在老城(Old Town)裡面,這是老城的入口。小朋友好奇的模樣真有趣...



為了維護古蹟,所以建築物的外觀需要保留,只能動內部的格局,這間可是麥當勞ㄛ!



嚴謹的德國人,在路上放置空氣指示器,隨時監控污染的狀況。



上面就是海德堡,我沒有進去。鄭華娟筆下的海德堡有浪漫的故事,我只看到蕭瑟的景物。




走在通往海德堡小徑上所照的景物。Denise, 海德堡那排房子是不是比在大坑看到的美多了?

2006/04/08

餐廳篇

在巴黎,也可稱之為美食之都。到處都是時髦的餐廳,咖啡館內也都有附餐點。雖然我不是富有的饕客,但是還是希望能吃些特別的東西。我是在歐盟之前去的,當時物價就偏高,如今已經加入歐盟,價格更是不可同日而語。米其林等級的餐廳我不敢想,就連某些有特色的餐廳我可能也吃不起,那就拍照留念就好了...另外,還有一些是我去比利時的照片。


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的法國餐。我記得當時我們吃完整套餐花了很久的時間,因為他們上菜速度很慢,對在台灣吃慣一起上菜的我們來說,每道菜上菜的時間距離這麼久,吃起來很無聊也很不過癮。


這是清真寺茶館。就在拉丁區植物園附近,隔壁是清真寺。它們的薄荷茶很有名,是一種很甜的茶,連不喜歡薄荷的我都可以接受,點心放在架內自己點選,樣式有點像飲茶點心,每一樣的價格都相同。如果可以,最好選擇室內坐,裡面的裝潢很有中東神秘色彩。


與Denise去玩時,一位當地朋友帶我們去吃的店。這家店賣的是瑞士起司鍋,一吃就愛上它了!所以後來再去時,又跑去吃。我們除了點一般的起司鍋外,還另外點這一種,中間是油鍋,可把肉炸熟。我強烈推薦這家店,因為好吃又不貴。


這是法文老師的同學Simon帶我們去吃的亞爾薩斯菜。份量超多的鄉村家常菜,雖然沒像高級法國菜那樣精心擺盤,但是味道很合我的胃口,我想台灣人應該都會喜歡的。


好吃的可麗餅。這是在我們住宿附近的店,雖然可麗餅以甜口味有名,但是這家店的起司火腿口味超好吃的!外面用鋁箔紙包住還可保溫,真的很貼心,我們好像不止吃一次呢!


花神咖啡館。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很近,看到沒!桌子那麼小,還跟一位老先生併桌,一張小圓桌擠四個大人,又收費那麼高,還生意這麼好,真好賺!




前兩家餐廳很有特色,一家布置的像劇院般,另一家門口掛上很多鍋子,最後那張照片是在龐畢度美術館頂樓,我的後面就是一家餐廳,我想沒先預約是吃不到的。


這是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。這家店是在大廣場內的一家巧克力店,我很喜歡這家的巧克力,不貴又不會很甜,這是我第三次的造訪。


在大廣場上的露天咖啡座。我看也只有在比利時,才能看到喝咖啡有送Godiva巧克力的,真是闊氣啊!



比利時的淡菜很有名,就是我們所謂的孔雀蛤。這樣的餐廳在布魯塞爾很多,尤其是在大廣場附近,五顏六色的擺設,是不是很吸引人呢?看到一大鍋的淡菜,炸得香酥的薯條,價格又不貴,真的吃得很過癮。

法國篇 - 博物館、美術館

在巴黎,有很多的博物館及美術館可以參觀,如果沒有很多時間停留,羅浮宮跟奧賽美術館,可以算是必看的景點。其實,如果想完全"逛"完羅浮宮,可能就必須花上一整天的時間,更別說是細細品味每個作品。在羅浮宮,我最喜歡看的是古代埃及文物,神秘的法老文化是我想多了解的部份。

我每次到巴黎都還是會去這二個地方,因為能看的太多了,就算重看一遍也不覺得膩。在那裡,看到的世界名畫及古物,有些還曾出現在歷史書本中的作品,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,怎能不叫人感動?對於只能偶爾看到的過客的我,很羨慕法國人擁有這些寶物。法國學生很幸福,當我們台灣的校外教學只能看中正紀念堂、國父紀念館時,他們學生可是在羅浮宮、奧賽美術館內學習呢!。




這是羅浮三寶,如果真的沒有太多時間一一逛完的人,這三寶是必去參觀的,只要看過這些,你也可以說你去過羅浮宮了!由上至下依序為:勝利女神、蒙娜麗莎的微笑、維納斯。


除了三寶,我最愛的就是這個愛神了!你們不覺得很浪漫嗎?


奧賽美術館是由火車站改建的,所以,這個時鐘是這美術館最大的特色。


這是在美術館內的作品,代表當時所發現的世界。每個人代表每個洲,看到沒?在當時只有發現四大洲,可惜我忘記是哪一洲還沒被發現?


這也是在奧賽美術館照的,我不記得作品名稱,但是在當時就是覺得這隻白熊好可愛。


這是梵谷的作品。我還在奧賽美術館內買了個萬年桌曆,只有月、日,每一天都有一幅畫,還記錄畫名、年代及作者資料,詳細說明畫的內容及意境。裡面的文字當然都是法文的,我每天看一幅名畫,一年可看365幅,還可看一輩子,雖然這個桌曆價值台幣一千多元,但也值得了...


這是在畢卡索博物館照的作品。因為當時台北捷運發行很多世界名畫的車票,這張畫也曾出現在捷運票上ㄛ!

2006/04/03

法國篇 - 瑪黑、巴士底區

瑪黑區為古典與前衛的對比。這區有龐畢度中心(Centre National d‘Art et de Culture G. Pompidou)、畢卡索博物館(Musée Picasso)、孚日廣場(La Place des Vosges)、亞勒商場(Les Halles)。

巴士底區是個異類歷史景點;著名的巴士底廣場(Place de la Bastille)及巴士底歌劇院(Opéra Bastille)。在里昂車站附近還有空中花園(La Promenade Plantee)。


龐畢度中心在1999年才整修完畢,當初在一個古老的亞勒商場附近,要蓋一座前衛的美術館,可是被很多巴黎人反對與嘲笑。美術館外牆的彩色水管,更被笑稱像加油槽或工地一樣。


畢卡索博物館。


孚日廣場,這邊有雨果之家(Maison de Victor Hugo),可惜上次去的時候剛好休館,在通往廣場的小道上有很多馬賽克專賣店。


巴士底歌劇院,就在巴士底廣場旁。說它是異類歷史景點,是因為廣場原來是巴士底監獄的所在地,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才改建為廣場。


空中花園,很長的一座天橋。沿途經過不少建築物,可以互通至建物內,讓我想起以前的中華商場。這裡也是"愛在日落時"的場景。

法國篇 - 蒙馬特、艾菲爾鐵塔

蒙馬特(Montmartre)區是藝術天堂,這區有聖心堂(Basilque du Sacré Coeur)、帖特廣場(Place du Tertre)、畫家村,梵谷、高更等有名的畫家都曾待過,還有著名的紅磨坊(Moulin Rouge)也在此區。此區有觀光列車沿途介紹,過去那些畫家們曾經潦倒時所居住的地方。

艾菲爾鐵塔(Rour Eiffel),巴黎最美的夜景大概就是這兒了…蒼蠅船是最方便欣賞夜景的交通工具,船上有中、日、英等各國語言介紹沿途景色,如果預算充裕,也可在船上一邊欣賞風景、一邊用個道地的法式晚餐。


聖心堂,巴黎的最高點。純白的外觀,在藍天綠地下更顯耀眼。


聖心堂下的小廣場表演。我記得好像這是一個人的表演,表演者像變臉一般,隨著劇情,一次次的變換角色,有老人、女士、小丑等的造型。這張照片是最後一個角色,很精彩的表演!就算聽不懂在說什麼,憑著豔麗的造型變化,就能深深吸引大人、小孩的注意了。


我也不能免俗的在畫家村來個張自畫像,你們不覺得這個畫家長得很像席琳狄翁嗎?


我們就是坐這種觀光列車遊覽喔...


這樣的夜景,是不是很吸引人?


在冬天搭蒼蠅船最好別傻呼呼的在室外,因為超冷的...當然外面的視野最好。背景是奧塞美術館。